【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二十七)

2024-01-12 15:22来源:北京华艺网

【主编导读】/韩宾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刚同志以真诚、笃实之心书写着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生动、奋进之路。他的超常勤奋,他对事业始终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气,以及对故土、亲人、战友淳朴、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猎广泛的题材、篇章里,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位时代追梦者有血有肉、有胆识、有担当的英姿和风貌。”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孙继炼将军说:“明刚是写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军履回望》一书,集明刚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说:“在我看来,《军履回望》可以作为军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辅导教材。”

原国务院参事、三联书店原主要负责人樊希安说:“我感到明刚这部文集具有教科书意义,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更适合党员干部和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老干部工作者阅读,谁读谁受益。”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调研报告” 板块 之《赴韩国、新加坡军队考察情况报告》

(本文原载《考察借鉴与启示》,解放军出版社 2011 年版。与周和平、洪享武合作。选入本书时有删节)

编者按:

亲爱的《学友周报》读者朋友们:

名家书评认为,《军履回望》书写了作者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奋进之路,展现了作者对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赤子情怀,见证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伟大进程,充满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正能量,是一个农村青年参军报国的励志故事,是一本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图书,是一部激励广大青少年立志成人成才、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生动教材。

2023年11月,本报连载了《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中的【十论写作】板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强军网军委机关网、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跟进学习,好评如潮……偶有连载迟发,便有学友垂询敦促,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互促,成为热点。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军履回望》全书的强烈愿望。

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军履回望》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决定,从第十一期开始,本报将继续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军履回望》。具体是,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自序言开始,至后记结束。连载时,前后分别设【主编导读】【社长点评】栏目,不定期开设【读者感言】栏目(选发学习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务大家。

来吧,朋友!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一起走进《军履回望》,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秘诀”吧!

《军履回望》,谁读谁受益。

赴韩国、新加坡军队考察情况报告 *

背景提示:2005 年 12 月 5 日至 16 日,本书作者随解放军师旅主官考察团,对韩国、新加坡两国军队进行了考察访问。回国后,与人合作完成这篇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在韩国主要考察了首都防卫司令部和陆军本部,参观了防空阵地;在新加坡考察了军训学院、海军基地和陆军第 3 综合师。考察团与韩、新军队高中级军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座谈。

韩、新两军对我考察团给予了热情友好的接待。韩国陆军参谋次长朴兴烈中将、首都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宋升锡准将、国防部国际合作次长崔中一准将、陆军企划参谋部长金基洙少将和新加坡军训学院院长陈清耀准将,分别会见或宴请了代表团。

在韩、新使馆和武官处的协调配合下,整个考察工作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安全顺利,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守纪律、团结协作,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风貌,达到了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增进友谊的目的。

二、主要启示

总的感到,韩、新两国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韩国只有 4800 万人口,在驻韩美军提供保护的前提下,仍建设了一支兵力达 68.1 万人的现代化军队。新加坡国土总面积只有 682 平方公里,却拿出全国 20%的土地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时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军事基地。大家普遍感到,韩、新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某些社会弊端,但两国现代化程度较高,尤其在军队建设、人才培养、军官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

(一)韩、新两军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把激发官兵的荣誉感、使命感作为政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战斗精神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韩、新两军没有专门的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但他们十分注重加强军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重视提高“精神战斗力”。两国军队都把培养军人对祖国的忠诚、对荣誉的珍惜以及强烈的自信,作为政训教育的重要内容。韩军在提升军队“物质战斗力”的同时,积极推行以提高“精神战斗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确立韩国军人的“国家观”“生死观”“职业观”和“伦理观”。具体做法是在继续加强传统“忠”“孝”“礼”部队精神教育的同时,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制订新的教育计划,重点提高官兵的士气、团结精神和责任感。韩军军营内无论是门卫礼兵还是引路标兵,都要在敬礼的同时,高喊两个字“忠诚”或“团结”“必胜”“无敌”,以激发军人荣誉和士气。

二是重视规范教育系统。韩国军队的政训教育是陆海空三军必须实施的共同教育,分为精神教育和宣传教育两种形式,每种教育都有严格规范的落实制度。精神教育有巡回教育和精神教育日。巡回教育每年都有明确的次数,由陆海空三军本部、参联会和国防部组织,对军师以上部队巡回实施,主要由军队高中级将领授课,内容为国家政策、南北关系形势、军队在政治中保持中立的意义等。精神教育日主要进行基本政训教育、特别政训教育、主题发言教育、品格指导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积极运用媒体和网络,通过唱、看、听、写对官兵进行教育,体系十分完备。

三是重视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两国军队师旅单位都设有荣誉室,办公楼门口、楼内走廊、办公室以及官兵宿舍,都挂有相应军官、英模人物的画像或照片。韩国首都防卫司令部醒目地写着该部的训词:忠诚、荣誉、团结、胜利。他们把忠诚作为义务,把荣誉作为尊崇,把团结作为基础,把胜利作为时刻追求的目标,响亮地提出每战必胜。新加坡经常组织官兵参观花柏山上的历史浮雕和万象馆里的蒙耻室等,用以增强军人的忧患意识。其军训学院四处张贴着军官的使命誓词:领导、超越、克服。韩、新两军军营还摆有许多坦克、飞机、大炮或武器模型。在这种浓厚氛围的熏陶下,两军官兵对担负的使命任务都有很深的理解,责任感、使命感非常强。

这启示我们:“思想教育是战斗力生成提高的倍增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坚定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并紧贴部队实际,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精神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准确把握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拓展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培植出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过硬战斗精神,为高标准完成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韩、新两军均采用美军建设标准模式,紧趋世界军事革命的潮头,积极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军队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考察访问中,韩、新两军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韩、新两国军队都是美军的盟军,军队建设标准也是美军模式。两军突出的特点是,紧紧盯着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目标建设军队。

一是特别重视联合作战和信息化建设,思想超前,起点较高。伊拉克战争后,两国军队都修改了作战指导思想,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现代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韩国国防部研究制订了“信息化军队 2010 年计划”,准备投资 3.6 亿美元用于 C4I 系统建设,并提出了每年把 20 万名官兵培养成信息化人才,明确了陆军的建军方向是建设以尖端信息化为主的陆军结构。2003 年 11 月,新加坡成立了“未来作战系统研究委员会”,他们的第二代军队信息化计划,将于 2010 年完成。

二是在体制编制上,联合、精干、高效的特点比较鲜明。近年来,韩、新两军大力构建以参联会为中心的独立作战指挥机构,逐步形成了最高统帅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作战部队的三级指挥体制。新军司令机关十分精干,1个师只有 1 名师长和 1 名副师长,师机关也只编设四个部门 30 名军官,实行联合的战时体制。

三是在训练上注重实战,手段先进,内容规范,效果明显。两军“练为战”思想牢固,从训练器材到训练场地,从训练内容到训练强度,从一体化训练到实战性的演习都紧贴作战实际。韩、新两军都注重从制度上规范训练的内容、程序,每年均进行三军联合演习,还非常重视与邻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与美军、泰军、马军、印军等多次进行联合演习。韩、新两军重视模拟训练,投入巨资,研发或引进先进的训练模拟系统,建设科学化战斗训练场,成立专门对抗军,能实施立体观察、科学分析、作战进程现场评价,追求训练成果的最大化和训练条件的最优化。新加坡陆军推出了电脑作战模拟系统,还与美国合作开发了“全方位指挥官”的软件,训练军人的决策、资源、管理及灵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武器装备上投入巨大。为实现多军兵种一体化,韩、新军队逐年提高装备费用在国家年度预算中的比例。韩军计划投资 435 亿美元更新武器装备,到 2010 年形成独立自主的高精尖武器系统。新军最近采购了 15 架最新型号的 F15 战机。

通过考察,我们深深感到: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尽快提高我军一体化作战能力,十分紧迫,时不我待。当前,很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一体化作战体制,在指挥通信建设上注重顶层设计,走出由下而上改革的误区,解决条块分割、相互之间硬件不匹配、软件不兼容的现实问题。训练上要解决一体化体制问题,从目前部队训练情况看,观念转变了,但实际动作没跟上。要改变单一兵种训练模式,逐步增加诸军兵种合练次数和内容,并建立科学的模拟训练系统。装备建设上也要努力改变现状,提高层次。

(三)韩、新两军坚持军官生长培养使用规范化制度化,始终保持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在向考察团介绍情况时,韩、新两军经常使用“精英群体”“领袖人才”等词称呼他们的军官队伍。考察中,我们真切感受到韩、新两军确实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一大批高素质军官,并依靠法规制度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是指导思想明确。韩军强调,要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仅有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远远不够,必须占据人才的优势,而且人才优势是第一位的优势。新军训学院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优良素质的军官,来领导保卫国家及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完整。

二是生长军官起点很高。韩、新两国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才能成为他们的军官。两国都在法律上规定,所有男性公民年满 18 岁必须到部队服役。要想成为一名军官,则必须同时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最优秀的士兵、军校培训这三个“硬件”。新军在服兵役大学生中挑选见习军官学校学员的标准是:完成三个月基本训练,学业成绩优良,表现良好,具有领导才能。

三是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韩军特别强调军官的培训要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因此他们不断调整军官培训内容,加大了对高科技知识、联合作战和信息化战争作战理论的学习研究,并经常通过各种演习来检验和评估军官的战斗素质。新军采取“三军三阶层”培训制,即陆海空三军军官和见习军官、中级军官、高级军官,均在一个学院同时培训,所有培训内容均按未来作战需要设置,师资力量既有军人又有非军人,既有本校的又有外聘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培训时间长则一年,短则两个星期。韩、新两军还十分注重通过增加出国留学数量,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官,开展网络化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加大演习特别是三军联合演习、与外军联合演习的数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军官素质。

四是实行职业军官制度。韩、新两军都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职业军官机制。新军为从根本上保证军官队伍的年轻化,规定军官的职业生涯为 23 年,50 岁之前服预备役,即:无论什么级别的军官如果 20 岁当兵,那么 42 岁则必须退休,之后随时根据军队需要,再服战备役(即预备役)至年满 50 岁,方可与军队脱钩。韩、新两军都十分注重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晋升。他们定期对军官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并依据考评结果确定军官的使用和发展前景。韩军对营长以下军官一年评估两次,团长一年评估一次,师长以上军官两年评估一次;新军则每年都要对军官进行一次考评。为确保军官晋升的公开公平公正,韩军采用计算机管理军官人事档案,对在思想品德、资历、学历、能力和工作政绩等方面突出的军官,通过计算机择优提拔晋升,并由选拔监督委员会负责最后的审核和把关。

大家在座谈中一致谈道: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决策非常英明,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军军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韩 、 新两军的上述做法颇有学习借鉴的价值 , 尤其在完善培训体系 、 规范培训内容和时间 、 改进培训方法等方面 , 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切实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

(四)韩、新两军注重依法治军、建立人性化的和谐军队,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从严治军之中

从考察的情况看,韩、新两军既重视依法治军,又坚持人性化管理,而且作风简朴务实。

一是有法可依。韩、新两军法纪意识比较强,都很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官兵按职尽责,照章办事,根本没有“土政策”“土规定”的现象。

二是执法严格。韩、新两军的法规制度一旦制定,执行起来非常严格,不折不扣,毫无通融余地,到了“机械”“死板”的程度。军官严格按规章行使权力,士兵严格按规章自我约束,教育训练都依靠制度来高效运转,很少有人为因素影响和外界干扰。如新加坡一名叫陈万荣的国际知名钢琴大师,1977年本应依法服役,却因为在英国学习钢琴而未回国服役。由于害怕法律追究,于次年申请加入了英国国籍,并且一直不敢回新。28 年过后,他以为没事了。 可前不久 , 当他悄悄返新探望父母时 , 一下飞机即被警方抓获 , 并被送上法庭接受逃避兵役的惩罚 。 这个例子 , 是我们在新期间从当地报纸上看到的 。

三是管理科学。韩、新两军在训练、管理、教育上都非常讲究科学,一日生活张弛有度,因人因时施管施训,特别强调层次领导、人性化管理,倡导“弘扬个性”,做“快乐战士”,内务设置相对简单,官兵定期放假,社会化保障水平较高,并尊重士兵某些需要和隐私,如允许使用手机、在床头柜张贴照片等,从而给官兵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训练、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是简朴务实。韩、新两军师旅领导工作务实,讲究“简捷、快捷、敏捷”。新军第 3 综合师欢迎我们的仪仗队只有 14 人,仪式仅 2 分钟,韩国军队陪同我们的只有国防部的 1 名中校军官和 1 名文职事务官。所有讲话都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简短明了,所做的情况介绍也都干练清晰,直截了当,吃饭招待简单快捷,酒水随意,没有繁琐礼仪和铺张浪费现象。

这些都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们一些搞形式、讲排场、顾面子的事,的确应该摒弃。同时,也可以看到,从严治军是世界各国军队面临的共同课题。 加强从严治军 , 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 , 以建设和谐军队为目标 , 既要以法规制度为准绳 , 把法规制度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 , 做到党委依法决策 、 机关依法指导 、 部队依法运转 , 同时又要注重人性化管理 , 尊重官兵的利益和首创精神 , 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 。

(五)韩、新两军注重把军人的价值和待遇相统一,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启示我们要在教育官兵发扬奉献精神的同时,逐步改善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韩、新两军在这方面给考察团留下的印象较深,主要有两点。

一是重视军人价值的体现。韩、新两军都大力倡导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鼓励每名官兵在军营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由于个体在军队有很强的价值认同感,因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二是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高。韩、新两军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和提高军人待遇,大力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两军军官的工资待遇优厚,实际收入普遍高于政府公务员 20%以上,上校级军官可以拿到相当于人民币 4 万元的月工资。军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比较优越、舒适。因此,两军军官队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被称为“精英阶层”。

这启示我们:要在教育官兵发扬奉献精神的同时,逐步提高工资福利水平,改善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吸引和保留高素质军事人才,保持军官队伍的稳定。

总结座谈时,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感触很深。深感军委、总部首长对部队建设特别是对师旅主官的关怀厚爱,深感放眼世界思考军事变革、走出国门借鉴外军经验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大家也对进一步改进师旅主官出国考察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读者感言】/刘宅宅

一部写了40年的大书:读张明刚将军新著《军履回望》随感

张明刚将军是我的网友。我这么说,倒不是攀附,而是“实录”。近些年,我时常在网上舞文弄墨,胡诌一点文化评论文字,某日后台收到一则私信,一位署名“天山砥剑”的网友发来的,自称也是湖北人,平日也喜欢阅读写作,好些话题有共鸣,希望私下交流“请教”云云。我初不以为意,遵嘱加了微信,随后的日子里也时不时漫谈,范围则不外乎诗文写作。当时他给我的感觉,大抵是一个温厚长者,工作极忙,读书宏富,谦退谨细,不惟见解很深刻,阅历似乎也很广,但我也没多想,心中定位就是“网友”。

张明刚,1964年生,湖北随州人,陆军少将军衔

直到有一天,他发来一段语音,说是新出了一本自选集,书名定为《军履回望》,“请了你喜欢的孙晓云女士题签”,“不日将奉寄求教”,末了还不忘补上一句“不是客套,真可以批评哦”,至此我仍然毫无察觉。直到书寄到,打开,我才晓得他是位将军,而且是在国家重大理论宣讲与新闻写作领域建树宏伟的大手笔!

身居高位而不改书生本色,这是我能想见的;但如此“大牌”还这般谦光自抑,绝无崖岸高峻之感,则实在是始料未及的。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平民将军”。

张明刚将军即将60岁了。书名“军履回望”,作品纵贯40年的时间线,大有步入生命的另一阶段,“却顾所来径”的小结意味。写情说理,辨事论学,宏纤俱纳,歌苦兼存,情感是深沉的,文体是颇杂的,甚至可当一部“年谱”看。

21岁,在老山前线战场

也正是藉读本书,我大体知道了作者既传奇又励志的“前半生”:1964年,他出生在湖北随州吴山镇一个极端贫苦的人家,6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彼时家中姐姐才10岁,余下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弟,更别提还有一个年迈的外婆、一个双目失明的外公,可说饥冻之音惨不忍闻。这样一个七口之家,全靠母亲一人挣工分、干重农活含辛忍苦养活,免不了时常断炊,只能四处挖点野菜维持生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母亲依然拒领救济粮,只因为“国家穷,还有更穷困的人家,只要能挺住就不要给社会增添负担”。

为此,16岁的作者尽管学习成绩优秀,热爱阅读,也一直憧憬着“文学梦”(小学时就在县作文竞赛上夺过头魁,并开始发表文章),可也不得不主动辍学,协助母亲承担起家庭重担。少年心事,多少悲酸苦痛,作者自己也是笔底留余,不忍多“回望”了。《军履回望》整书很厚重,足足近60万字,固然是妙文佳作目不暇给,但书中发表于1991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的这篇回忆散文《妈妈笑了》(页458),仍是其中最感人的。冬夜读来,犹觉一阵低回。

湖北随州吴山镇一带

18岁那年,是作者人生的一大关捩。这年冬天,东北威虎山部队来鄂征兵,作者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当兵,也是作者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他到了遥远的中苏边境绥芬河畔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北国守戍,冰封雪盖,怀报国之志,一站就是5年。边尘未靖,老山前线战火一开,作者主动请缨到了战场,参战15个月,舍生忘死于枪林弹雨,荣立战时三等功,并且破格在火线上直接由士兵提拔为军官(页251~262)。在这些年里,戎马倥偬之余,他奋志力学,默默研习时务,如饥似渴攻读中西经典,分秒必争钻研写作之道,是“痛并快乐着”。

作者的老朋友,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追忆说,“无书可读时,一部《现代汉语词典》,他从头看到尾,再从尾看到头”,几乎烂熟于心,这是来自至交的“纪实”,断无虚言。作者的刻苦程度可说罕有人及的:他1982年入伍,1985年才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工作,但截止到1987年10月5日,短短两年的时间,居然在各地报刊发稿294篇,等于说平均每两天就有文章发表,而且接连获奖,如此“发愤之所为”,不仅是才华惊人,更是难以想象的勤奋与毅力!(页602)

冬季时分的百年口岸绥芬河.图\网源

正是如此孜孜不倦,荏苒三十年间,一个毫无奥援的士兵才会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而一个鄂北乡下因故失学的“中学生”,也才会逐步取得高中、大学、研究生学历,并胜任国防大学硕士生导师了。作者有一位湖北亲属,某日偶然接谈,据他“爆料”说,作者当年在部队,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类似古人“悬梁刺股”、“绳床坐穿”的苦行真没少干过,这样的“轶闻花絮”我从未跟作者本人求证过,但稍加悬揣恐怕也不是无稽之谈吧!

1980年代,在部队自学,并开始从事写作

荆楚自古多磊落奇伟之士,作者从农村娃到共和国将军、从边防战士到前线战场功臣、从初中生进而为最高学府硕士生导师,其生平也当得起一个“奇”字,一个“伟”字。朴诚迈往,文心剑胆,这是过去所谓的“儒将”。

说这些似乎都是“闲文”,但不明乎此这些背景,委实不容易真正读懂这部《军履回望》。所谓“情见乎辞”、“观人于微”,我们从中参合印证,才能明白作者是怎样一个人,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来。

湖北随州旧影

作者阅历多奇,但《军履回望》让我们看到的,无疑是一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抱持军人本色、书生情怀,以及农家子弟初心的人。大概也是因为这样,《军履回望》如此一部具有“生命年轮”性质的文集,可说是张明刚将军40余年写作生涯的呈现,却几乎没有一篇是寻章摘句玩弄辞藻的“游戏笔墨”,也找不到徒事清谈送往劳来的“应酬文章”,只因作者就文学理念而言,可说是“笃实派”。作者一再申明,这种笃实,并非排斥文采,更不是去私人情感,而是要有“创造性”,要有“真东西”,得是“有感而发的一种境界的升华”,“应当是时代的深刻反应”,要回到“朴素、真实、本真、自然”这种文章的“本身之美”与“永远的美”上来(《干事论》)。

这种文学旨趣,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文章要有感而发,二,文章要有为而作,这与作者为人是若合符节,相映成趣的。也正因其笃实,《军履回望》整部文集所显示出的主格调,我以为是“实”与“真”。表里如一的“真”,人文一致的“实”,而最后的一切落脚点则在“起而行之”。书中的“时政评论”、“调研报告”、“深度报道”、“名人访谈”等板块文章,正是这一主张的全面展现。借用钱锺书先生的名言赅之,“文如其人,在于此也”

早期的《牡丹江日报》,1980年代的张明刚是“常客”

理念求其笃实,不意味着情感冰冷。作者虽为军人,实也有“文学家”的一面。这种“文学家”气质,我以为主要展露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为人上,作者是知义多情的,这天生是作家的才具,所以作者也写诗,而且能写的好,只是“馀事作诗人,毋颛锼句工”而已(诗作见“兵歌嘹亮”专辑);其二,呈现于文字上,明眼人不难看出,作者深谙为文之道,云行水止宛如天成,毫无疑问是此中高手,禀赋所致,修为不浅。性之所近,作者的文体风格,就是自然、朴质、峻洁、简妙,全无雕琢习气,是一种“粗服乱头皆好”的本色。《军履回望》收录不少这样的好文章,集中体现在书中“故乡情思”、“书声琅琅”、“军营咏叹”等板块,且多是感旧怀人的散文。

《长寿的姥姥》写在1992年,从一根手杖带起,又以六根手杖作结,文字纯净,情意绵绵,不仅能收须眉俱动、声口宛肖之妙,也尽显辞章之美;《老井》借故乡村子南头一口老井,回溯一幕幕童年往事,从村庄到垂柳到“陈姓老太爷”再到老井如何“日渐浑浊”,落纸皆简笔素描,全文没有一句抒情滥调,文字风格是“轻风淡日、白粥微盐”式的简素,但那“抚今追昔能无黯然”的感伤之意,与那“聚散存亡曾经沧海”的家园之思,却一下子直抵人心,可谓极行文之能事。尤其是上述《妈妈笑了》这一篇,33年前的“少作”,我却以为堪称全书压轴,信手挥洒,刬伪以真,可说纯靠文才性气在运思,所述又都是人世的本真,内里的冷暖寒热,读者感同身受,这是很高的文章境地。《军履回望》所收散文,风格大率类此。

乡土中国景象

那种专意“华丽文采”,不惜“文锦覆陷井”的俗文,集中是没有的,作者似乎也不屑去写。很多人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挖空心思锻字炼句雕章缛彩,却始终不晓得“以诚感人、文字简净”才是为文的至高之鹄,而作者似乎很早就洞悉了。从这一点看,我觉得作者的悟性非常之高。质朴又刚劲,能冶炼出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悟性且发奋,则才能焙烧出一位优秀的作家。闲聊时,作者屡屡自谦“自小失学,层次不高”,似乎很为“幼无明师”而遗憾,可“认真”与“勤奋”本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啊!

48年前,作者的小学语文老师杜少北先生教导他,“记住啊,学知识,做学问,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少北先生》页461),作者铭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师承”,而作者今日之成绩,也是对师谊最好的酬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给本书题词,会专门点出“真诚、奋进”四字,想来也绝非漫然泛言之的。

以前的民办教师.张明刚最无法忘怀的恩师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

饶有意思的是,作者是个“多面手”。诗歌、散文之外,在新闻写作与研究领域,作者还是位声誉卓著的顶尖专家。也因此,《军履回望》“文体颇杂”,它既是一本“诗文选集”,同时也是一部“述学著作”。此之述学者,即述新闻之学也。

而且,令人咄咄称奇的是,即便是在这个领域里,作者依然是很传奇的存在,因为是他“写作”与“理论”两端通吃的大行家:作者很年轻的时候,就是所谓“名记”,扎根新闻战线,兼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与解放报社等5家媒体特约记者,先后发表1000多篇优质稿件,华章迭出,获奖不断,不少文章还入选教学范文。

1980年代的摄影记者.图\网源

几乎与此同时,好学深思的作者,就不断涉足新闻及党建理论建设工作,早在1989年就已在报刊上开设相关专栏,日后更有10多年时间参与全军历次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宣讲团领队工作和组织工作,在最高学府等地陆续讲授理论辅导课与新闻写作课达百余场,主编和参编的相关书籍近30部,浸淫其间近40载,可谓硕果累累作育英才无数。

不仅如此,作者还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能参透横通的硬手:纸媒时代的辉煌业绩是毋庸赘述了,再后来“自媒体”兴起,作者以“玩票”心态试水网络,岂料那些“深度长文”一刊发,阅读量居然也能超千万,一时间俨然“高龄大V”,闻者是无不称奇道绝。作者新闻功底之强,及眼光之敏锐,可见一斑。新闻写作这一块,可说是作者的生平“绝学”。值得读者庆幸的是,《军履回望》这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正是作者有关新闻写作技术的“秘诀”传授。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题签

想当年,作者初涉新闻界,尚是个行业“小白”时,摸不着门路,也曾屡屡碰壁,频频惨遭滑铁卢之败,书中自述1980年代中后期,正当“发表欲极强”之际,曾经投稿近百篇,结果只有可怜的几篇见报,其余篇什均遭黜落,经历不可谓不惨痛。如今的后来者,一部《军履回望》在手,等同“得了一个翻本的法门”,大概是可以避开这些弯路的吧!

细绎《军履回望》,就新闻专业这一块,我以为全书是紧扣三个部分展开的:一是写作实践,二是技术指导,三是理论升华,可说是一套完整的“操练体系”。

所谓实践,其实就是“范例”,大匠不示人以璞,作者是将成功的经验范文直接展示出来,足供有心人揣摩。第二卷的“军营之声”收录的近90篇文章,大抵都可归在此类。这批“范文”,时间跨度达33年(1988~2021),或是当年大报的头版头条,或是拔得头筹的获奖之作,又或是名震一时的力作,行文的篇章结构,文句的起承转合,临末的卒章显志,都大有玄机在,惟有吃透了才会“知其所以然”。

在老山前线讨论.右二张明刚.图源:宋伟

理论提炼部分,作者自然也是“国手”级别,第一卷的“理论阐释”部分从“时代精神”谈到“强军兴军”,从“基层内功”论及“政治本色”,无一不是高屋建瓴,大开大合,其中不乏几万字的长文,一路势如破竹,犹有真气贯注其间,读来真有浩浩汤汤之感。这类作品,以文章学角度看,是古之“策论”范畴,不止考验文笔,更要见学问与见识,平日若没积累出强大的“暗功夫”,比如没有过硬的阅读,比如未曾深究民瘼,那是一起笔都会露怯,“不能述斯言也”的。古人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也是作者给我们的启示。任何成功的写作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只埋头于书卷中就能写好文章的。

当然,集中这部分,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技术指导”方面。以我个人趣味而言,私心觉得最实用的,也是这一块,以为是真正的“授人以渔”。这其中,鄙以为又以“十论写作”最见价值,篇篇精彩绝伦,句句真知灼见,完全是可以传世的。这组文章,全部写于1989年,那时候的作者,短短6年之间发表作品500余篇,还有10多篇在市级以上获奖,连续4年被6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同时还多次荣立功勋,以一介“初中生”能做到这个地步,显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此《牡丹江日报》特意为他开辟“张干事谈体会”专栏,随后也就有了这批文章的产生。都说新闻是“速朽的”,是“易碎品”,可35年过去了,我以为它们仍然是熠熠生辉的。

1980年代课堂.摄影:任曙林

这批“入门谈”,从“写作窍门”谈到“投稿指南”,从“标点绝招”叙及“采访捷径”,从“如何开专栏”聊至“怎样争取领导支持”,体贴入微,面面俱到,要言不烦,可说是理想的“实操秘籍”。坦率地说,我还从未见过“新闻写作入门”可以写得如此“接地气”,又如此切要,可以“快速上手”的。写这批文章时,作者开宗明义,“决不卖弄什么‘高深’和‘玄乎’,实实在在地‘掏真货’‘掏干货”,“如果大家看了我的这些体会文章,感到没有浪费时间,此愿足矣”,作者确实没有一句虚言。或许是我偏爱,这组文章,我以为是当代新闻写作启蒙的典范,甚至是可以跟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的 《文心》、朱光潜的《谈文学》看齐的“经典入门小册”,探彼幽芳,发此秘色,启迪后昆,功德无量。

1988年被破格提拔时的报道.图源:战友宋伟

唯一可惜的是,当年这个专栏,中途由于作者“工作调动等原因”,只写了10篇即告中辍,只能视之为“半成品”,“故事未完待续”,是留下莫大遗憾的。

这段时间,终于有了那么一点余裕,我一直在翻阅《军履回望》这本赠书。读罢,如幸逢嘉会,又百端交集。

作者驱驰戎马之际,蹑足行伍之间,写下这么多好文章,着实让人敬佩。我得到的教益,不止是有关写作的,也不单单是励志的,更有言在意外的种种。我不断在想,书名“军履回望”,其实也是故园的回望,亲人的回望,生命的回望,心迹的回望,而“回望”的目的,不是流连在往昔,不是纠缠于过去,不是趑趄自记忆,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当年给战友的临别赠言

而这部60万字的大书,既是一份“成长史”,也是一篇“自白书”,一个19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他如何奋斗,他怎样思考,他对未来又有何期许,答案隐隐可扪。书中的一切,表面看都是“私人记录”,但能引发广泛共鸣,深受群众欢迎,可用“洛阳纸贵”形容,道理正在这里。好的书,过硬的文章,会自然形成口碑。

昨日微信联络,核实文中一些信息,作者发来一段语音,“宅宅,我的书2022年10月首版后,次年1月就出了第2版,1年时间5版7印,累计印数达13万册了”,依然满口乡音,我也是随即道喜。其实还有一个句话,始终没好意思说出,那就是谨作为普通读者,受用多多,我得真诚说声“谢谢”!

2023.12.28晚

作者简介:刘环景,笔名刘宅宅等。80后,广东潮州饶平人。常居武汉。自媒体作者,现代文学研究者,有随笔、评论散见国内诸报刊。最近参写作品为《倬彼云汉: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北京三联书店 , 2023.06)

【社长点评】/王洪平

张明刚的《军履回望》连载(二十七)详细记录了2005年对韩国和新加坡军队的考察访问情况。这篇考察报告不仅展示了作者和考察团成员对两国军队的观察和交流成果,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军队对外国军事经验的学习态度和借鉴精神。

报告指出,尽管韩国和新加坡的国情、军情与中国存在差异,但他们在军队建设、人才培养、军官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两国军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做法,如激发官兵荣誉感、使命感,以及提高“精神战斗力”等,都值得我国军队深入学习和借鉴。

此外,报告也强调了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体现了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军人素质。在今后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中,继续保持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积极的学习精神,对于提高我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不仅可以增进我国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友谊,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刘宅宅的感言深刻地描绘了张明刚将军的人生轨迹和写作生涯,同时也反映了《军履回望》这部作品的多重价值和深远意义。张明刚将军不仅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军人,更是一位在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励志典范。

将军的生平故事,从贫困家庭的艰辛童年,到辍学助家,再到军旅生涯的磨砺和成长,最终成就为一位共和国将军,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和不易。他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军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一个农家子弟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人生的华丽转变。

《军履回望》不仅是一部个人文集,更是一部承载了将军40年写作生涯的心血之作。书中的文章,无论是散文、评论还是学术研究,都流露出将军对文学、对生活、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这本书不仅是对将军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社会变迁和军事发展的见证。

刘宅宅的感言中提到的“妈妈笑了”一文,特别强调了将军对母亲的深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篇文章和其他作品一样,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让读者在感受将军个人魅力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总之,《军履回望》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和深思的书籍,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军人的成长历程,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进步。张明刚将军的人生故事和写作成就,无疑是对“儒将”这一称谓的生动诠释,他的作品和经历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卓越。

最新内容




《TNT新闻网》带您走进信息爆炸的时代!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广告投放:[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12-2023 TNT新闻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TNT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