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五十三)

2024-04-12 16:10来源:北京华艺网

【主编导读】/韩宾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央视网、光明日报、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军内外权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 《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晚霞满天”板块之《 老红军老八路情系灾区 》

(本文原载《解放军报》1998 年 8 月 21 日头版,新华社播发通稿,《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主流媒体采用)

编者按:

亲爱的《学友周报》读者朋友们:

2023年11月,本报连载了《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中的【十论写作】板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强军网军委机关网、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跟进学习,好评如潮……偶有连载迟发,便有学友垂询敦促,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互促,成为热点。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军履回望》全书的强烈愿望。

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军履回望》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决定,从第十一期开始,本报将继续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军履回望》。具体是,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自序言开始,至后记结束。连载时,前后分别设【主编导读】【社长点评】栏目,不定期开设【读者感言】栏目(选发学习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务大家。

来吧,朋友!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一起走进《军履回望》,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吧!

《军履回望》,谁读谁受益。

老红军老八路情系灾区 *

连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干休所工休人员在老红军老八路的带动下,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截至今天,全军和武警部队干休所工休人员共为灾区捐款 1726.1 万元,捐献衣被 22.2 万件,捐献药品价值 3 万余元。

此次捐款范围广,行动快,数额大。全军 1093 个干休所和各单位待安置的老干部都捐了款,捐款千元以上的老干部有 2687 人,捐衣 50 件以上的有62 人。总政莲花池干休所离休干部林淑华、总参二部北京干休所离休干部杨崇山各捐款 1 万元,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三干休所离休干部马兴惠捐款 1.5 万元,北京军区 254 医院离休干部齐雪江捐款 3 万元。成都军区后勤部昆明西站第一干休所全体工休人员捐款 20 万元。

许多老干部捐款情节十分感人。8月18日去世的江苏省南京军分区老干部阎瑞山,17 日晚以临终遗嘱的方式让家人为灾区捐款 3000 元。身患癌症的山东省军区泰安第一干休所老干部李达玖,子女下岗,家中生活相当困难,但他坚持捐款 1000 元。广州军区后勤部桂林白岩山干休所 84 岁老红军张耀,自家被洪水浸泡,损失严重,但他说长江灾区的群众比他困难更大,坚持捐款1200 元。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读者感言】/王振存

读《军履回望》我倍感亲切

作者 王振存

品读《军履回望》,使我往事历历在目,心中热血沸腾,我们在军中的学习、工作、生活不就在“三卷”的描述之中吗?为此,我对作者首长在敬佩之外,又增添了一种格外亲切之情。

一、读《军履回望》,我品出亲人“味道”

视老干部如亲人。《军履回望》二卷“军营之声”中“宏观视野”、“晚霞满天”、“深度报道”的篇篇文章都饱含着党和人民对老干部的亲切关怀,句句话语都渗透着机关首长对老干部、老干部工作者的关心爱护,条条目标、任务、措施和办法都在推动着干休所的全面建设。作为多年的老干部工作者,我对这些温馨话语谆谆教导和一些要求、标准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呀!如:“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政治空气浓、团结互助好、服务质量高、生活环境美、有良好道德风尚的老干部之家”。如今回念这些经典语言,回忆明刚将军在原总政机关为全面推进干休所建设的显著业绩,再品读《军履回望》之后,更深深地体会到老干部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离不开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离不开执行和统领老干部工作的首长和机关同志的谋划指导和辛勤付出。

二、读《军履回望》,我在愉悦中受益

只举一个例子。比如:《零点哨位》这篇文章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此时此刻,普天同庆。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或举杯畅饮,或诉说亲情,或欣赏“春晚”的精彩节目……

在这样的时刻为祖国母亲和十亿亲人站岗,我在欣喜和激动中,感到无比的幸福、无上的光荣。”

“此时此刻,我看见夜空中的鹅毛雪花,在北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然后悄然飘落;我听见呼啸的北风,象一个庞大的管弦乐队,奏响了春天的序曲。雪花呀,你是在用优美的舞姿喜迎新春吗?北风呀,你是在用动听的音乐祝福我们吗?……”

“啊,哨所除夕之夜的神韵是那样的奇妙!”

读了这段情景相融的叙述,我仿佛就像听一曲美妙的音乐一样,抑扬顿挫、优美动听、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革命军人的胸怀和担当,不惧艰难困苦,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此时,一种对边防军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向边防军人学习!向边防军人致敬!

三、读《军履回望》,我激情满怀

1、作者明刚将军在《“龙”的晚会》一文结尾中叙述:“王龙的话被刺耳的炮声淹没了,于是,指战员们龙一样飞向阵地……”。“炮声”“老山前线”,这刺耳的字句激起了我一段难忘的记忆……1979年2月,我入伍已近满十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司令部机要科工作,当南疆边境反击战打响之后,我们虽在后防,但部队已进入到紧急战备状态。我们机要科当然也不例外,处在体系一线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机要科全体同志群情激愤,不分昼夜,奋战在第一线,随时保证上下左右信息畅通……记得当时,我仿佛看到铁流滚滚开赴前线的将士们;耳边常常响起前线隆隆的炮声、将士们舍生忘死的厮杀声……。我心想,前线将士面对的是流血牺性,我们面对的高度紧张、不眠之夜和“累、苦、困、乏”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在老科长黄子清、主管业务挂帅领导邵迺扬的帶领下,全员同志团结一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们的出色表現,受到上一级首长和业务主管机关的表扬。

2、这两笔“数字”,勾起了我一段难忘的回忆。明刚将军在军营之声“老红军老八路情系灾区”一文中讲到:“全军和武警部队干休所工休人员共为灾区捐款1726.1万元”;“捐款千元以上的老干部有2687人”。

那是1998年入汛之后,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嫩江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为支援抗洪救灾第一线,全军老干部系统组织了这次捐款。明刚将军在文中通报表彰了积极踊跃捐款的老首长老领导。在这次捐款中,我们所的工休人员也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踊跃参加捐款捐物,其中千元以上的也占到一定比例。老首长李喆珠老伴有病卧床,儿女们收入不高,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非要捐上1000元钱。

也许我们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今天读到明刚将军这篇报道倍感亲切。对那些舍小家顾国家为人民的老红军老八路十分敬佩。感谢明刚将军在《军履回望》中收集了包括我们工作情况的历史资料。

作者:王振存 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干部

【社长点评】/王洪平

《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中的“晚霞满天”板块,其中记载了老红军老八路对灾区的深情厚谊。文章描述了全军和武警部队干休所的工休人员在老红军老八路的带领下,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他们的行动迅速、捐款数额巨大,表现出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文章中提到,捐款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捐款者包括了1093个干休所和各单位待安置的老干部。其中,捐款千元以上的老干部有2687人,捐衣50件以上的有62人。一些具体的例子也被提及,如总政莲花池干休所的离休干部林淑华和总参二部北京干休所的离休干部杨崇山各捐款1万元,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三干休所的离休干部马兴惠捐款1.5万元,北京军区254医院的离休干部齐雪江捐款3万元,成都军区后勤部昆明西站第一干休所全体工休人员捐款20万元。

文章还特别提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如江苏省南京军分区老干部阎瑞山在临终前留下遗嘱,让家人为灾区捐款3000元山东省军区泰安第一干休所的老干部李达玖,尽管自己身患癌症且家庭困难,仍然坚持捐款1000元。广州军区后勤部桂林白岩山干休所的84岁老红军张耀,尽管自家也遭受了洪水的严重损失,仍然坚持捐款1200元,表示灾区的群众更需要帮助。

这些故事展现了老红军老八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们仍然愿意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本期王振存的读者感言说,在《军履回望》这部作品中,张明刚将军通过文字传达了革命军人的英勇与担当,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书中的描述,如“王龙的话被刺耳的炮声淹没了,于是,指战员们龙一样飞向阵地……”生动地描绘了军人在战争中的英勇无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紧张激烈的战场,感受到战士们的壮志与豪情。

读者王振存的感言中提到,自己在读到这些文字时,被激起了对过去战争岁月的深刻记忆。他回忆起自己在1979年南疆边境反击战期间的亲身经历,虽然身处后防,但同样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他所在的机要科在战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体同志团结一致,确保了信息的畅通无阻,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此外,王振存还提到了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全军老干部系统组织的捐款活动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老红军老八路们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无私精神,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自身生活并不宽裕,但仍然坚持捐款,表现出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爱。

这些故事和点评展现了革命军人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向边防军人学习!向边防军人致敬!

最新内容




《TNT新闻网》带您走进信息爆炸的时代!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广告投放:[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12-2024 TNT新闻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TNT新闻网